《幸福的勇气》金句摘选
★世界很简单,人生也是一样,但是保持单纯很难。
★假如有人自称“自己明了一切”,继而停止求知和思考,那么不管神是否存在或者信仰有无,这个人都已经步入了“宗教”。
★阿德勒说:“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,别人也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。”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,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,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,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。
★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。
★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,不做任何否定,不做任何强迫,接受并尊重“那个人真实的样子”。也就是,守护并关心对方的尊严。
★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★如果诉诸暴力,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,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。暴力始终是成本低,廉价的交流手段。
★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,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。以发怒为武器,拿着责骂之枪,拔出权威之刀,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。
★父母以及教育者往往对孩子们过于干涉,过于保护,结果就培养出了任何事都要等待他人指示的“自己什么也决定不了的孩子”。最终培养出的人,即使年龄上成为大人,内心依然是个孩子没有他们的指示,什么也做不了,如此以来根本谈不上什么自立。
★我们按照“他人的教导”活着很轻松,既不用思考难题,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,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,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。家庭或学校里的孩子们、在企业或机关工作的社会人、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,一切都是如此。
★孩子们遇到挫折的时候,特别是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时候,你自然也会被追究责任。作为教育者的责任,作为监督者的责任,如果是父母,那就是作为父母的责任。
★如何才能回避这种责任呢?答案很简单,那就是支配孩子。不允许他们冒险,只让其去走无灾无难,不会受伤的路,尽可能将其置于自己掌控之中。其实这样做并不是担心孩子,一切都是为了保全自身。
★父母应该告诉孩子“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”。告诉他自己的人生、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。并且,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——比如知识或经验——那就要提供给他们。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。
★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,并帮助其做出决断。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,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。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,孩子们也学到了“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”这个道理。
★“表扬”是'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',其目的是'操纵'。因此,不可以进行表扬。
★让他人来决定“我”的价值,这是依存。另一方面,“我”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,这叫“自立”。自己幸福生活在哪里,答很明确了。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。
★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,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。
★我们在交友的时候会学着用他人的眼睛去看,用就
他人的耳朵去听,用他人的心去感受。
★一切工作都是“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”,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。
★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,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。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,去信赖,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,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。
★如果不能爱自己,也就无法爱他人,如果不能信赖自己,也就无法信赖他人。
★既不是利己地追求“我的幸福”,也不是利他地期望“你的幸福”,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“我们的幸福”。这就是爱。
★爱是自立,是成熟,正因为如此,爱非常困难。
★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,只能拥有自己的爱。主动去爱,既不是等待被爱,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,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。唯有如此。
★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,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。
相关文章